产业学院框架下高职测绘类专业实践育人模式构建与实施

发表日期:2023年04月25日 编辑:双高项目建设指挥部办公室 共浏览

摘要: 发挥国家高水平专业群资源引聚优势,着力构建以学校和行业领军企业南方测绘集团深度合作为内核,联合行业企业多方参与的“1+1+N”校企深度融合模式。围绕“立品行、强技能、促发展”的育人目标,校企共同开发育人资源,搭建育人平台,实现专业教学与素质教育相融合,打造“测天地蓝图,绘职业人生”的实践育人品牌,为企业社会输送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关键词: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实践育人;命运共同体

一、实施背景

测绘地理信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连年保持25%以上的增速,年产值达到8000亿元,从业人员近50万人测绘地理信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已进入转型升级阶段,迫切需要更多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与此同时,全国高职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办学规模快速扩张,近年来,全国测绘地理信息类高职专业办学点增幅达221%。尽管全国测绘地理信息类高职专业办学规模在不断扩大,但企业仍普遍存在“用工荒”的困境,人才无法匹配企业需求,人才供需矛盾突出。

昆明冶专测绘专业办学历史悠久,积淀深厚,示范显著。近年来重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把企业需求及时、有效地转化为学校育人的标准和方案,把教育要素、创新要素转化为行业、企业、产业现实的生产力、创新力和竞争力通过共建共享,构建协同育人新模式,实现校企无缝链接,打通用人通道,培养急需人才,助力行业企业转型升级。

二、主要做法

构建“三方协同、轮驱动的实践育人模式实施学育相融

构建“三方协同、五轮驱动”的测绘实践育人模式,即学校、企业、社会作为育人主体,搭建协同育人平台,“立品行、强技能、促发展”为育人目标,依托课内实践、岗位锻炼、竞技比赛、企业生产、社会实践五个环节,开展实践育人,实施学育相融。如图1所示。

1 “三方协同、五轮驱动”的实践育人模式

实施“1+1+N”校企合作模式打造实践育人品牌

1.与南方测绘集团合作,举办南方测绘产业学院

与南方测绘集团合作,成立南方测绘产业学院,开办特色班,设立南方奖学金,订制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理实一体”课程和工学结合教材,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共建南方数据生产中心和测绘地理信息生产性实训基地如图2所示。

2 南方测绘产业学院授牌和南方班活动

2.与行业企业合作,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

与行业学会和多家企业合作打造命运共同体,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精神。

1)共建产教融合基地实施协同育人

与云南省测绘产品质量检测站共建测绘仪器检定场和测绘文化长廊;与云南省遥感中心等41余家企业合作,共建产教融合基地,以生产项目为依托,实施校企协同育人

2共建虚拟仿真基地,解实训难题

与南方测绘集团、上海华测股份有限公司等合作共建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开发测绘仪器认知、数字测图、水准测量、导线测量和无人机驾驶等虚拟仿真实训项目,以虚助实,虚实结合,破解实训教学中“三高三难”问题,提升学习兴趣和实训效果。如图3所示。

3 测绘虚拟仿真教学系统

3共建技能认证中心实施课证融合

与南方测绘集团、北京优云智翔等企业联合开展测绘地理信息数据获取与处理、测绘地理信息智能应用、无人机驾驶、无人机摄影测量、不动产数据采集与建库等1+X证书取证,建成1+X证书考核点3个、省级管理中心2被评为1+X优秀试点院校和优秀师资团队。如图4所示。

4 优秀师资团队和优秀试点院校奖牌

4共建双师培养基地,打造创新团队

与南方测绘集团、云南省遥感中心、昆明市测绘研究院等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分批次选派教师到基地,学习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培养工程素质;选聘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担任产业导师,打造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5)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服务产业升级

与南方测绘集团、云南航测科技有限公司共建集科技研发、创新服务为一体的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开展智能测绘、无人机应用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为云南省新基建、乡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储备,服务产业转型升级。

6)共建科普教育基地,促进职业成长

联合云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建设测绘科学与技术科普教育基地,创设职业场景开放职业体验,开发技能培训课程,面向社会、社区和学校开展科普教育技能培训,传播测绘知识,弘扬测绘精神,通过职业引导,促进成长成才。如图5所示。

5 测绘科普教育基地和科普活动

三、成果成效

一)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师生满意度高

实践育人模式推动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育人工作取得新突破,培养了一大批素质高、能力强的拔尖人才。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测绘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7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4项,在全国无人机测绘技能竞赛中获特等奖2项、二等奖1项;在全国创新创业大赛中获一等奖和铜奖各1项,在全国高校GIS创新创业大赛中获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多名学生创业成功,1名学生获得实用新型专利。

师生普遍反映通过实施校企合作,改革育人模式促进教学与生产融合统一,教育教学目标有效达成

二)校企合作成果丰硕社会认可度高

校企联合承办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工程测量赛项无人机应用技术教学团队入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获教育部重点课题立项1项数字测图入选国家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测绘仪器检定设施获全国测绘优秀工程铜奖测绘科学与技术科普教育基地入选全国测绘地理信息科普教育基地,获云南省科普示范项目立项1项。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入选国家虚拟仿真示范性实训基地培育项目,校企共建测绘地理信息生产性实训基地获教育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认定命名

2022年中国科教评价网,我校位居全国高职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综合排名第二,测绘工程技术、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排名分别位列第一和第二。据麦可思调查反馈,我校测绘地理信息类毕业生具有忠诚度高、诚信敬业的特质,就业率均在98%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97.6%,社会认可度高。

四、经验总结

(一)建立动态联动机制,打造命运共同体,实现校企共生共赢

紧跟测绘行业人才市场和岗位需求变化,通过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建立与测绘行业企业动态联动机制,使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产业发展更好地匹配,满足地方经济建设对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

(二)对接职业岗位需求,实施育训创融合,锻造复合创新人才

依托种校企合作平台,开展课程学习,工程训练,融入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实现课程学习、工程训练与创新创业相融合,锻造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由于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受国家政策方针影响大,存在项目来源性质变化较大,校企双方反应较慢,人才培养市场需求匹配不够及时问题。校企双方仍需进一步把握行业发展新动向,预判行业人才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实现校企供需无缝衔接。

五、推广应用

昆明冶专测绘专业群“1+1+N”校企合作实施路径作为成功案例推进了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在全国测绘地理信息高等职业教育中发挥示范作用。先后在《定位》《南方测绘》《云南测绘》等行业杂志、全国教育教学创新团队培训会和全国测绘行指委会议上交流推广,作为唯一一所高职院校写入《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年鉴》,先后有余所兄弟院校,以及加拿大圣克莱尔学院、老挝国立大学和老挝国家测绘局到校交流学习。该案例适用于国内开设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且专业办学有一定实力的中高职院校。



联系我们

莲华校区:昆明市学府路388号         邮编:650033

安宁校区:安宁市宁泊路63号           邮编:650300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冶专青年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114号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2011©版权所有滇ICP备050012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