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历史悠久、积淀深厚、特色鲜明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学校。其前身是始建于1952年的云南省个旧矿业技术学校——为支持西南边疆工业建设,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矿业类中等专业学校。1954年迁址昆明更名为昆明有色金属工业学校,1958年更名为昆明冶金工业学校;1978年举办大专,招收矿业、测绘大专班;1980年确定为全国重点中专,1985年升格为专科,更名为云南矿冶专科学校;1992年更名为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云南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云南流通经济学校三校合并组建新的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并在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获评优秀;2011年成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9年认定为全国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2019年至2024年,入选第一期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学校并以“优秀”通过验收,2025年入选第二期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
学校获评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首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国家技能人才培育工作突出贡献奖等。在2025年中国高职高专院校综合竞争力排行榜中跃升至第19位,位列西部地区第4位、全国理工类高职院校第9位。
在国家发展和时代变革的伟大征程中,学校历经数次更名、校址变迁,始终坚守职业教育初心,主动适应不同时期国家冶金工业和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14万余名扎根省内外生产、建设、服务一线的各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赢得了“全国有色冶金高技能人才的金色摇篮”“中国测绘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高原明珠”“云南省高职教育排头兵”等社会赞誉。
办学条件优良。学校总占地面积1465.02亩,校园环境优美,工程文化氛围浓郁;教学仪器设备、实习实训基地等处于领先水平。拥有一支“名师引领、双师融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有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和4个省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大批国家教学名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贴省贴专家等。学校建有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共享课、课程思政示范课、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及国家规划教材等一批优质教学资源,荣获“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资源50强”。牵头主持建设有色冶金、工程测量技术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建成全国首个有色冶金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牵头制定能源动力与材料、资源环境与安全2个专业大类的6个专业国家标准。
专业特色鲜明。学校以工科为主体,冶金为特色,有色金属领域为重点,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布局建立2个国家级专业群、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5个校级优势和特色专业群,覆盖12个专业大类。根据2025年高职专业及高水平专业群综合竞争力评价结果,在专业群、专业大类、专业类和专业分类评价中,学校有7项排名位居全国第一,处于领先水平。学校是全国冶金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全国冶金行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有色金属行业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获奖单位,有色金属相关专业招生占全国同类高职学校有色金属相关专业招生总人数的50%,成为支撑区域经济发展和全国有色冶金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育人成效显著。实施“岗课赛证创”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创设“技能文化月”活动品牌,被授予“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云南省集训基地,构建校、省、国家三级技能竞赛体系,多次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赛项,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突出贡献奖”。在全国、全省技能大赛中,学生个人、团体获奖数量和等次均处于同类院校领先水平。构建“产业+专业+就业”三业联动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人才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全方位融合。
产教融合深入。学校建有国家及省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基层专家工作站2个、省级众创空间1个、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和省级数字孪生绿色新能源储能材料产业链国际联合研发中心。作为教育部“现代学徒制”单位,与中铝、宝山钢铁、京东等世界500强企业,以及云南龙头企业开展“融入式”校企合作,打造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牵头成立了“西部边疆地区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联盟”、云南冶金矿业职业教育集团、云南绿色建筑职业教育集团、云南省测绘地理信息职教集团、云南省新商科职教联盟,发起成立部省共建云南省有色金属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1个,牵头组建云南省产教融合共同体13个、市域产教联合体1个,汇聚校企优势资源协同创新。构建“1个专业群+1个链主企业+N个生态企业”产业学院范式,形成紧密对接发展需求的产业服务矩阵。在有色冶金领域形成三大核心技术创新体系,推动行业工艺革新与降本增效,实现科研创新与产业应用的深度融合,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二等奖和11项科技成果奖。
服务支撑有力。学校是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国家“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全国“教科文卫体产业工匠学院”建设单位,校企共建多个考培基地,形成成熟的非学历培训教育体系。学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始终保持在同类院校领先水平,荣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等。积极助力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入选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人才培养卓越校”和“服务贡献卓越校”(位列云南省第一)。
国际交流广泛。校企同行、教随产出,现有刚果(金)华刚矿业中文工坊、中肯建筑工程学院、澜湄工坊(老挝亚钾国际培训中心)、中柬“一带一路”电商谷基地、昆明冶专-江苏德龙印尼学院、泰国经世学堂教学基地6个境外办学项目,打造云南职教出海新品牌、新范式。开发并推出国际化职业标准教学资源69项,双语(中、英)、三语(中、英、印尼)国际化教材15本。不断扩大招收老挝、越南、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先后荣膺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指数五星院校,入选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联盟首批成员单位。
面向未来,学校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以服务国家战略和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深化内涵建设,强化特色发展,努力建设“西部领先,中国特色,国际先进”的职业本科大学,为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数据更新至2025年9月30日)
莲华校区:昆明市学府路388号 邮编:650033
安宁校区:安宁市宁泊路63号 邮编:650300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冶专青年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114号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2011©版权所有滇ICP备050012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