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头雁效应,牵头研制有色金属材料类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

发表日期:2023年04月25日 编辑:双高项目建设指挥部办公室 共浏览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有色金属材料类专业办学历史悠久、招生规模稳定、招生就业两旺。在专业类排行榜中始终位于全国同类院校前列。2021年受教育部有色行指委委托,主持教育部中职有色金属冶炼技术、高职有色金属智能冶金技术、矿山智能开采技术、 炭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简介及教学标准修订工作。2022年再次作为牵头单位,承担有色金属材料类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的研制工作。

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作为职业教育教学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教学有效落地的重要前提,是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条件保障,是助力职业教育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的环境支撑。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业教育现代装备专业委员会2020年启动的专业类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研制工作,以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一体化衔接和推动实训教学及实训基地升级、新技术和数字化改造为准则,全面体系化梳理实训标准,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衡量指标。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作为牵头单位,负责组织有色金属材料类中、高、本的专家组建,调研及标准撰写、意见征求等组织、研制工作。


一、标准研制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以《职业教育法》为引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专业标准建设,对接产业升级、紧跟科技进步,提升教学条件建设标准质量,促进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按照有色金属行业的工作岗位的技术要求、生产工艺、操作流程、管理规范、行业智能升级等,制定《有色金属材料类各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充分考虑如5G技术、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等新技术、新装备、新方法与新要求,为切实提高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坚实保障。

二、标准研制工作任务重点

1.对标新目录和教学标准,构建、完善、体系化修(制)订实训标准。推动专业升级、数字化转型,打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实训基地;推荐标杆引领、典型示范包括实训教学和虚拟仿真案例,提升实训教学基础条件和实训教学,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培训具有实践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2.提升办学质量,发挥重要衡量指标作用。强化实训标准体系作为评价学校质量建设和适应性的重要指标,将其作为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办学条件达标、批复学校设置、核定招生计划、安排重大项目的重要参考,成为衡量双高校建设、教师实训教学能力达标的重要考评依据。

3.统筹专家力量、借鉴既有成果。充分学习、借鉴国标委、先进国家、国际化标准经验,发挥行业和行指委作用,充分吸收目录修订和教学标准研制组专家力量,充分吸收转化目录、教学标准研制成果,吸纳地方和本科高校成果,协同行业龙头企业和科技企业的先进技术和装备标准。

4.对标教学标准。作为职业教育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训标准将积极推动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推动一体化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实训教学条件标准建设,要与教学标准保持一体化建设、同步化推进、体系化落地。

三、专业类专业组成

有色金属材料类专业包括高职本科:材料化冶金应用技术、金属智能成型技术、储能材料工程技术3个专业,高职专科:有色金属智能冶金技术、金属智能加工技术、金属精密成型技术、储能材料技术、稀土材料技术5个专业,中职:有色金属冶炼技术、金属压力加工2个专业。专业门类较多,差异较大。

四、研制组人员组成

为做好研制工作,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组成由教学副校长为组长,组织包括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金昌市理工中等专业学校等17所职业本科、高职、中职院校和中国铜业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矿冶研究院、中国铜业昆明冶金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铜业云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紫金铜业有限公司、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等行业内知名企业的50余名专家组成的研制工作组,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研制组制定了研制工作计划,按期开展调研、研讨、标准制定等各项工作。

五、研制成果

通过调研和研制形成了调研报告和标准等成果,这些成果即将在通过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业教育现代装备专业委员会审查后进行发布。对有色金属材料类专业的实训教学条件建设形成了科学权威的指导意见,用以指导全国有色金属材料类专业的实训建设。


联系我们

莲华校区:昆明市学府路388号         邮编:650033

安宁校区:安宁市宁泊路63号           邮编:650300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冶专青年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114号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2011©版权所有滇ICP备050012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