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双高计划”建设简报(2022第3期总第11期)

发表日期:2023年04月23日 编辑:双高项目建设指挥部办公室 共浏览

明 冶 金 高 等 专 科 学 校双 高 计 划

建设工作简报

2022年第3期(总第11期)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双高项目建设指挥部办公室          202251

一、项目管理工作

1.开展双高计划中期检查

为推进和规范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双高计划建设工作及绩效管理,表扬建设先进、梳理建设短板,找准问题、精准发力,由校党委书记雷霆和党委副书记、校长杨金华分别带队组成检查组,深入一线有色冶金技术专业群”“测绘工程技术专业群在内的全部十二个一级子项目进行逐一检查。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双高计划中期检查评分情况

序号

一级项目

负责人

自评分

检查组评分

1

任务一:加强党的建设

范国蓉

2

任务二: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

 旭

84

83.75

3

任务三: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

 帆

76.7

79.25

4

专业群I:有色冶金技术专业群

 征

85.2

82.62

5

专业群II:测绘工程技术专业群

吕翠华

95

82.32

6

任务五: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

邹娅玲

90.5

77.8

7

任务六:提升校企合作水平

 伟

91.5

79.75

8

任务七:提升服务发展水平

潘灿辉

73

83

9

任务八:提升学校治理水平

杨国富

84

77.14

10

任务九:提升信息化水平

 彪

88.5

79.25

11

任务十:提升国际化水平

张江梅

84

86.25

12

任务十一:开展云南民族民间工艺技艺及文化传承

姚志奇

85.4

88.5

2.召开省级双高建设方案及任务书专家评审会

校长杨金华介绍了我校双高建设的总体情况,双高办汇报了省级双高建设方案及任务。建设方案和任务书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和云南省发展战略,以培养适应新型工业化和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在国家级双高计划建设的基础上,重点打造电子商务、电气自动化技术2个国内一流的省级高水平专业群,瞄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向,形成了支撑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办学新格局。专家一致认为建设方案和任务书建设依据、思路清晰、目标合理、内容丰富,经费预算符合实际,预期成效水平高,建设进度安排科学可行,保障措施有力。随后逐一点评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3.省级双高计划方案和任务书编制完成

根据省级双高建设方案及任务书优化编制工作安排会会议精神和专家修改意见,各一级项目负责人认真修改省级双高计划方案和任务书,由双高办统筹修改后,并于414日提交至教育厅。

4.制定双高计划建设奋战100天工作计划

根据中期检查检查组要求,我校双高建设要进一步落实相关工作目标,把握时间节点,全力以赴奋战100天,推动双高各项工作创先争优;要坚持目标导向,积极开展自查摸底,认真总结提炼,打造特色亮点,确保实现全年目标任务。422日双高办工作例会上制定了双高计划建设奋战100天工作计划,在下一步工作中与项目负责人签订项目建设责任书,并每半个月通报一次建设进展情况。

5.4号实训楼环境工程改造技术项目开始进场建设

双高公共项目4号实训楼环境工程改造技术项目于422日开始进场进行装修,419日由基建处召开了技术交底会,各一级项目负责人参加,在会中确定了专项联系负责人,交代具体的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6.校长带队到云南大学进行交流

426日下午,校长杨金华带队到云南大学考察学习交流,副校长赵文亮、叶加冕、傅正强、余宇楠、高琼华,双高办主任张东明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会中,双方就双一流双高计划建设及管理经验、中期检查、项目验收等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7.广泛宣传双高建设情况

双高办向宣传部投稿5篇,在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官网首页全部挂出。为学校聚焦“双高”建设凝聚共识,统一思想起到了表率作用。

8.主持召开“双高计划”中期绩效评价工作会

学校在安宁校区第一会议室召开双高计划中期绩效评价工作会。根据教育部职成司关于召开双高计划中期绩效评价工作线上会议精神要求,双高办主任汇报了双高建设项目总体情况,各一级项目负责人分别汇报了所负责项目的建设进度、资金进度、绩效完成进度、建设面临的问题。校长强调双高中期绩效评价工作要准确理解工作要求、明确时间节点、清晰工作流程,狠抓重点工作,倒排工期,组织相关部门每周一下午集中办公,以保证相关工作能顺利推进,确保通过中期验收。

二、项目建设推进情况

2.1项目建设情况

1 各子项目建设任务推进情况

建设项目

建设任务

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任务一:加强党的建设

1-4“党建铸魂育人工程

我校云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职高专)分课程教研中心主办云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会(线上),开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多维思考》专题授课。

第一批主讲教师由智慧树公司举办了一次线上工作会议,对视频录制工作的推进步骤和要求进行了安排。

1-5“党建带工建、团建活力清风工程

我校9个学院共开展各类型“第二课堂”课外教育活动580场;学生人均修取二课积分4.82个,人均参与活动数1.59个。

我校20202021级基础活动(主题班会和主体团日活动)开展率为73.93%

易班发布学生封闭管理期间“吃、住、用、学、医”调查问卷

任务四:打造高水平专业群

有色冶金技术专业群

1-1创新有色冶金技术CII人才培养模式

与云南唯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洽谈委托开展有色冶金技术专业群岗位需求分析调研工作。

1-2构件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

组织冶金与矿业学院全体教师参观安高科智能制造实训基地,与安高科研讨开设智能制造认识和生产实训项目共享课程事宜。

2-1在线开放课程建设

积极开展省级在线精品课程建设申报工作,目前已完成10门课程的开课申请工作。

3-2开发工业三语(中++印尼)教材和移动应用

完成9部活页式教材采购方案论证,提交资产处开展招标工作。

6-4建设专业群创客空间平台

422日成功举办第八期《金石讲坛》,由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学院姚耀春教授讲授《推进双高建设,发展智能冶金——锂离子电池及其制造技术》

8-2引进国外先进教学资源

在学校国际合作交流处指导下,通过与英国教育科技协会交流,初步拟定开展专业课程标准国际认定,引进国外大师到校工作交流,开展教师国际培训资格认证等工作。编制完成专业群国际化升级解决方案。

测绘工程技术专业群

1-1构建人才培养模式

测绘工程技术、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和物联网应用技术等5个专业立项云南省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项目。

测量协会按照学校团委要求完成新一年注册。

物联网应用协会完成云南省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物联网技术应用竞赛、蓝桥杯、翰文杯、浪潮杯等各类比赛的训练和指导。

1-3推进专业群1+X证书改革

不动产数据采集与建库1+X证书被评为“优秀试点院校”。

经过多次选拔,测绘学院最终确定四名同学参加工程测量国赛。

2-1建设专业教学标准

正在编制5个专业的校本专业教学标准。

3-1开展教材建设

组织9位教师参加线上“第二期全国职业院校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编写工作坊”。

3-2建设教学资源库和信息化教学平台

组织8名教师参加线上“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暨教学能力比赛备赛专题培训班”。

4-2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获批校级专业群领军人3名,专业群领军人才培育对象4名,专业带头人14

4-4建设兼职教师队伍

完善3个兼职教师库资料,新聘兼职教师13人。

5-3建设现代建筑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智能建造和新型建筑工业化产教融合双创基地开展了首批18名实习生云南建投建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岗位实习。

8-2共建中肯建筑工程学院

与第三方共同商讨《肯尼亚共和国技术和产业就业与创业培训—建筑技术文凭教学大纲与规章》的编制,专业教研室对初稿编制中关于专业建设、课程标准、实训标准、考核标准进行修稿。

9-1建立健全专业群发展机制

统一思想认识,召开项目研讨与推进会议2次,进一步明确教学制度汇编的建设思路和实施方法,并拟定出测绘工程技术专业群的教学制度汇编内容

任务五: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

5-2实施高端人才引领工程

决定聘任14名校级产业教授,已正式发文。同时,第二批产业教授的申报工作已经于2022413日开展中,后续跟进。

遴选出10名同志作为高水平专业群领军人才,15名同志作为高水平专业群领军人才培育对象;遴选出52名同志作为专业带头人

完成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情况调研的通知》,撰写完成调研报告并已上报;着手开展第二批校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遴选工作。

5-3打造高水平教师发展中心

认定30名同志认定为双师型教师

5-4强化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建设

2021年秋季学期参加企业实践锻炼的19名教师开展检查工作

5-5推进人事制度综合改革

学校积极推进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已完成学校二级单位奖励性绩效工资核算和额度下拨,各二级单位正式启动二级分配

任务六:提升校企合作水平

6-2校企联合共建产业学院

学校领导带队考察滇中新区智能科技产业园、中关村电子城(昆明)产业园、闻泰科技昆明智能制造产业园,进一步与园区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对接。

6-3校企合作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学校与云南报业传媒、建投建材科技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校长办公会完成绿色建筑职教集团、新商科职教联盟的审批和教育厅报备工作,推进中国职教学会智能建造专委会的建设。

任务七:提升服务发展水平

7-1建立健全科技服务能力提升的激励机制

完成科研管理制度11个文件的制定

7-2打造一支高水平的科技人员队伍

已聘任9名专职科研岗教师,立项建设9支科技创新团队,科技服务骨干培育,按照校级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任务和建设周期按步骤推进。

7-3建设科技服务平台

现已经签订6个校企、校政产学研合作协议。

7-6落实百万扩招和建档立卡贫困生培养

完成16106人次培训,其中为第二产业企业培训员工数13122人次,为第三产业企业培训员工数2984人次。

已完成社区美术学院培训需求调研,并针对培训需求,已完成初步培训计划。由创业项目实体与学院校企合作单位昆明健僖园林景观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达成初步合作,开发设计培训。

任务:提升学校治理水平

8-3深化治理综合改革

目前已经制定了《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二级学院治理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开展遴选工作。

8-4健全内部质量爆炸体系与社会监督机制

已经制定了《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质量文化报告提纲》

任务十:提升国际化水平

10-2推进国内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

完成肯尼亚建筑相关职业教育师资和管理人员项目管理培训、ICT行业技术(鸿蒙、鲲鹏)高研班、经世学堂海外教学基地项目、一带一路“电商谷”中柬数字商务双边培训项目等4个援外人力资源开发合作项目申报

10-3打造“走出去”服务平台

申报与德国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合作办学项目申报书并参加教育厅答辩;协助有色冶金专业群对接AET有色金属智能冶金专业国际标准认证解决方案并达成初步意向


三、建设成效

3.1 项目建设中取得的成效

3 建设成效

建设项目

建设任务

建设工作中取得的成效

任务一:加强党的建设

1-4“党建铸魂育人”工程

组织思政课教师全员参与11场相关课程的集体备课会,我校共计有思政课教师参与814人次参与学习培训。

1-5“党建带工建、团建活力清风”工程

共开展“第二课堂”课外教育活动580场,参与学生达38556人次。

任务四:打造高水平专业群

测绘工程技术专业群

1-1构建人才培养模式

测绘工程技术、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和物联网应用技术等5个专业立项云南省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项目;

1-3推进专业群1+X证书改革

不动产数据采集与建库1+X证书被评为“优秀试点院校”。

3-1开展教材建设

参加教材制作培训17人次;出版1本教材

4-2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获批校级专业群领军人3名,专业群领军人才培育对象4名,专业带头人14名;引进产业教授1名。

4-3开展教学能力和专业技能培训

组织8名教师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暨教学能力比赛备案专题培训班”

8-3开展国际交流、国际专业标准认证评估

完成《肯尼亚共和国技术和产业就业与创业培训—建筑技术文凭教学大纲与规章》初稿编制、修改完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国际专业共建与专业标准评估认证建设方案》

9-1建立健全专业群发展机制

国家级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已顺利通过验收;“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团队协作的模块化教学模式构建与实施”已获测绘教指委立项。

任务六:提升校企合作水平

6-3校企合作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推动绿色建筑职教集团、新商科职教联盟的建设工作,与云南报业传媒、建投建材科技2家优质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

任务七:提升服务发展水平

7-3建设科技服务平台

与昆明天谋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

7-4面向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提供科技服务

获得16项外观设计专利,有2项发明专利进入转让流程。

任务提升学校治理水平

8-3深化治理综合改革

建成治理成效突出的特色学院:第一批初步选定马克思主义学院、测绘学院、电气与机械学院。


3.2高绩效

任务1-4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窦金焕、李秧两位老师指导拍摄的思政课微电影《重生》获得全国高校第五届“我心中的思政”课微电影三等奖(国家级)。

任务4.1冶金专业群相关专业与上海鼎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嘉兴和新精冲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申报定向人才培养培训项目,与山东京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申报就业实习基地项目3个项目入选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第一期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

四、现状与建议

4.1 各项目建设推进时遇到的难题

1)教材出版周期长,统一开展立体化资源建设和出版较难。

2)智慧建造工程实训基地全套报账资料已完备,由于财政厅系统变化目前无法完成数据上传,无法报账,进度停滞且无法预期需要多长时间。总体来看从上学期期末整理好报账材料,到目前实际报账时间近2个月,周期太长。

3)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的创新性要求高,需要统一认识,协同开展工作。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不深入,很多校企合作处于浅层次合作。

4提升学校治理水平涉及面广,环节多,相关部门支持配合相对薄弱,各自为政现象突出

5学校顶层设计依然需要加强,需要学校领导从学校整体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高度对项目建设给予指导和帮助

4.2 各一级项目反馈的建议

1主动开展校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评定工作,为提质培优中的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评选做好准备。启动校级示范性虚拟仿真课程建设工作,加强有色冶金技术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的建设,争取遴选为国家示范性基地。

2)建议组织参观其他优质高校在机制创新方面的先进做法;校级层面统筹专业群顶层设计。


联系我们

莲华校区:昆明市学府路388号         邮编:650033

安宁校区:安宁市宁泊路63号           邮编:650300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冶专青年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114号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2011©版权所有滇ICP备050012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