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
历史沿革

马克思主义学院前身为1952年建校之初成立的政治课教研组。1985年改名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教研室。1992年马克思列宁主义教研室分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教研室和德育教研室。2000年学校设置独立的“人文与社会科学部”,具体负责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工作。2006年5月更名为“社会科学与公共学院”。2007年又更名为“文理学院”;2011年2月再次更名为“社会科学学院(社会科学部)”,统一管理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等文件精神,不断提高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2016年6月,经学校党委会研究,决定将社会科学学院(社会科学部)更名为“马克思主义学院”。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围绕高校“立德树人”根本标准,认真履职尽责,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和社会服务;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强化阵地意识,深入开展学生教育引导工作;按照学校安排部署,积极参与学校宣传思想教育工作;完成学校安排的其他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