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数智化教育教学支持体系”建设方案征集公告

发表日期:2025年07月21日 编辑:网络管理与信息中心 共浏览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数智化教育教学支持体系”建设方案征集公告

一、征集背景与目的

为贯彻落实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积极响应国家对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我校计划深度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全面提升教育教学的智能化水平。我校致力于通过对师生在各类教学平台、管理平台等产生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与分析,构建精准的师生数字画像,并在此基础上,建设一系列创新的数智化教育教学支持平台与应用,以期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性化导航、学生个性化学习路径的智能推荐以及教育教学全流程的精细化管理。

为汇聚各方智慧,引进先进理念与成熟解决方案,我校特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数智化教育教学支持体系”建设方案。旨在通过征集,形成科学、系统、可操作的建设路径与实施方案,共同打造具有前瞻性和实效性的智慧校园新范式。

二、征集内容与范围

本次方案征集围绕我校“数智化教育教学支持体系”建设的核心需求,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2.1现有系统摸底与数据支撑能力评估优化方案

对学校现有各类教学和管理系统(如教务系统、学工系统、在线学习平台、科研管理系统、人事系统等)的使用现状、数据存储与流转情况进行全面摸底。

评估现有系统数据对构建师生数字画像及各项智能化应用(如学生能力画像、师生成长数据库、成长路线图、教师教学档案袋、“一生一策”成长方案、学生兴趣图谱与能力基线识别等)的支撑能力。

针对现有数据不足以支撑上述应用的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师生数据使用激励与监督方案。

在不新建系统的原则下,提出最大限度利用现有系统、通过系统集成、数据打通、功能扩展来完成上述需求的具体策略与实施路径。

2.2师生数字画像与核心系统建设方案

1)确定学生能力画像、师生成长数据库、成长路线图、教师教学档案袋、“一生一策”成长方案、学生兴趣图谱与能力基线识别等核心系统的参数维度详细阐述参数维度确定的依据(如教育教学理论、高职特点、现有数据可获取性、数据分析需求等),并提供具体的参数调研方法和最终参数确定流程。

2“教师成长数据库”与“教师成长数字平台”设计方案与实施规范:整合教师基本信息、教育背景、教学经验、职业发展偏好等多维数据,记录教师成长轨迹,并构建教师能力雷达图、智能导航系统(“成长路线图”自动生成功能)、多维度评价模型(师德师风、教学质量、科研成果、学生满意度等)。

3“学生成长数据库”设计方案与实施规范:以学习空间、教学互动平台、服务管理等行为生成的数据为基础,利用数字技术绘制学生画像,为优化教学方法以及为学生制定个性化学习路径提供建议。

4“数智化驾驶舱”设计方案:规划设计学校层面的数智化驾驶舱,提供数据概览、预警分析、决策支持等功能。

5《课程资源库提升改造方案》:对现有课程资源库进行优化,使其更好地支撑智能化教学。

6《学生兴趣图谱与能力基线识别系统设计方案》《“一生一策”成长方案》:构建系统以识别学生兴趣与能力基线,并据此试行个性化成长方案。

7“五育融合”评价框架与模型建设方案》:确立“五育融合”评价框架的基本要素,初步构建评价模型。

8《学生学习数据库建设规划》《教学质量监控平台建设规划》:建设学生学习数据库基础架构,确定关键指标;建设教学质量监控平台,确定关键指标,建立反馈收集机制。

9《产教虚拟教研室平台建设方案》:构建专业群产教虚拟教研室建设框架与平台。

10)《智慧教室扩建标准与方案》:对学校2024年建设验收的智慧教室管理平台进行评估,提出智慧教室扩建方案及相关标准,确保新建智慧教室能够兼容学校现有平台,通过人工智能巡课诊断系统实现AI巡课,实现对学生到课率、抬头率、前排就座率等无感知监测。

11)《AI课程智能体建设方案》:制订人工智能课程智能体建设标准,兼容OpenAI等主流应用程序接口(API)格式,使其具备同时调用各类开源推理模型、多模态模型及文本转语音(TTS)模型的能力。该智能体需实现对话交互、语音合成、图像到视频生成、文本到视频生成、函数调用(Function Calling)及多模态协同处理(MCP)等功能。通过构建工作流底层支撑平台,支持教室灵活自主搭建课程智能体,最终实现人工智能赋能的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与智能导学服务。打通“AI+实训”智能导学路径,将虚拟仿真实训平台与“AI课程智能体”深度结合,构建“传统课堂+智能课堂+虚拟课堂”的教学空间。

2.3配套管理规范与应用方案编制方案

针对上述各项建设内容,提出系列配套规范和指南的编制计划,包括但不限于:《学生数字画像生成方案》《教师数字画像生成方案》《教师教学档案袋建设方案》《多维度评价模型方案》《师生“成长路线图”生成方案》《“教师能力雷达图”生成方案》等。方案应明确各项文件编制过程中的需求调研、方案编制、方案评审、方案监督执行的计划与方案。

2.4师生数字素养与新技术应用培训方案

编制《新技术应用培训方案》和《师生数字素养培训方案》,明确培训对象、内容、形式、周期与评估机制,确保师生能够有效掌握和应用新技术、新平台。

2.5调研及方案评审

为借鉴先进经验,并确保方案的科学性与前瞻性,至少前往三家已成功实施此方案的国内高等院校进行实地调研。为保障项目顺利进行,组织召开调研启动会与方案评审会,并特邀国内相关领域专家组成顾问组,对方案调研、评审等关键环节进行专业指导与把关,确保项目不偏离核心目标。在专家团队的遴选上,受邀专家必须是既参与过相关规划方案制订,又拥有成功项目实践经验的资深人士确保专家团队不仅理解顶层设计与标准,更具备将方案成功落地的实战能力,从而为项目提供最有效的指导与保障。

实地调研院校的选择和专家遴选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并对调研和评审内容做出详细规划。

三、方案要求

前瞻性与创新性:方案应充分体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高职教育领域的最新应用,具备创新性和引领性。

系统性与完整性:方案应涵盖征集内容的所有方面,形成一个相互关联、逻辑严谨、功能完整的整体解决方案。

可行性与落地性:方案应充分考虑学校实际情况,包括现有系统基础、数据条件、经费预算等,确保方案具备高度的可操作性和落地性。

效益性与可持续性:方案应明确预期效果,包括对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师生发展促进、管理效率优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并考虑后期运营维护的可持续性。

四、提交材料清单

1方案文本:文字表述应准确、清晰、精炼,逻辑结构严谨,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规划的核心思想与主要内容。

2演示文稿:图文并茂,满足针对方案书进行20分钟的介绍需要。

五、征集时间与提交方式

征集截止日期:2025727

提交方式:请将建设方案、演示文稿等电子文件发送至学校的指定邮箱[wlglyxxzx@kmyz.edu.cn]。邮件主题请注明“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数智化教育教学支持体系建设方案征集-机构名称-联系方式”。

、重要说明

1、费用承担:应征方需自行承担参与本次方案征集所产生的一切费用。

2、知识产权:

应征方应保证提交的方案不侵犯任何第三方的知识产权。

应征方案的知识产权归应征方所有。

学校有权无偿使用应征方案中的思路、框架、非核心细节等用于本项目后续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学校承诺不将应征方案的核心技术细节泄露给第三方或用于其他商业目的。

3、保密义务:所有应征方应对在征集过程中知悉的学校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需求细节、现有系统情况等)予以严格保密。

4、方案归属:所有提交的应征方案无论是否入围,均不退还。

5、征集解释权: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拥有对本征集启事的最终解释权及调整权。

 

联系我们

莲华校区:昆明市学府路388号         邮编:650033

安宁校区:安宁市宁泊路63号           邮编:650300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冶专青年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114号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2011©版权所有滇ICP备050012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