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学校团委在大学生艺术中心举办“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赛宣讲会。本次活动由团委教师周晔和科学技术处教师张凇源担任主讲,各学院师生代表共200人参加活动。
在赛事解读环节,周晔系统梳理了“挑战杯”竞赛20余年的发展历程,重点阐释了其作为“中国青年科技创新第一赛事”的育人价值。他强调职业院校的参赛作品应突出研究成果的实用性、技术应用的稳定性、服务社会的价值性,作品申报材料要突出研究成果可视化、技术原理通俗化、社会价值具象化,特别提醒在答辩环节要注重开篇的吸引力构建、实物演示的现场感染力营造、技术问答的专业度把控“三个要素”。

在典型案例分享环节,张凇源结合本团队往届获奖案例,深入解析了赛事评审标准。他建议参赛团队在选题上要紧扣国家战略需求,对接产业升级方向,回应社会治理痛点,同时强调团队组建的“黄金法则”——学科交叉融合、能力优势互补,并现场演示了往届优秀作品的创新路径。

本次宣讲会作为“挑战杯”赛事的重要培训,通过政策解读、经验分享、案例剖析三个维度为活动的开展赋能,也为师生搭建了专业的备赛指导平台。下一步,学校团委将持续开展项目培育、专题培训,助力冶专学子在科技创新的赛道上跑出青春加速度。
供稿:周烨
图片:李雄辉
初审:曹勇
责编:罗琴
审核:赵远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