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至6月2日,学校党委书记杨金华带队一行赴上海、浙江,调研考察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杭州喜马拉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电力大学、上海新朋程数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亚龙教育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云南省提出学习东部发达省市好经验好做法,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围绕产教融合促进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教育以及现代产业学院、实训基地等的建设管理经验与先进做法等开展实地考察、调研交流。学校副校长傅正强、副校长余宇楠,办公室(党委巡察办)主任殷文明、招生就业中心主任周光波、产教科融合发展中心副主任李亚东等陪同考察。
第一站: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5月29日,调研组一行到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调研学习。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周增逵从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历程、办学规模、学校布局管理方面作了逐一介绍;副校长丁明军围绕产学研实训基地建设、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双师型教师培养等工作,介绍了学校的主要做法及特色亮点。随后双方围绕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以及“双高”建设等内容进行座谈交流。
杨金华表示,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办学定位精准、办学特色鲜明,特别是聚焦市场和企业需求,深化产教融合,推出一系列体现办学特色、符合职教人才培养规律、服务社会需求的探索与实践,成效显著。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紧密对接区域产业需求设置学科专业和顶层设计培养方案,坚持产教融合开展校企合作,坚持“纵向贯通、横向融通”人才培养,与中等学校合作中高职贯通培养工作,实行政、行、校、企四方联动区域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值得学习借鉴。
座谈会后,杨金华一行参观考察了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工业机器人焊接技术中心、轨道交通实训基地、智能制造实训基地、“浙江智造”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铸造3D打印应用中心、创意设计3D打印技术应用实训基地。

第二站:杭州喜马拉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5月30日,杨金华一行到杭州喜马拉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调研考察,杭州喜马拉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庆洋陪同杨金华一行参观了企业展厅,随后围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展开了深入研讨。
座谈会上,赵庆洋就目前公司在增材制造产业产教融合育人方面的发展情况作了介绍,着重阐释了喜马拉雅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思路:校企双方通过基地共建、专业共建、课程共建、学院共建最终实现“共创、共生、共赢”。杨金华表示,学校高度重视产教融合,强化校企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希望借助喜马拉雅在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方面的雄厚实力和技术优势,在高技能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等方面继续深化合作,努力形成一批丰硕合作成果。

第三站:上海临港新区
5月31日,调研组一行分别来到上海电力大学、上海临港智能制造实训基地、上海新松机器人有限公司(新松临港产业基地)、上海金桥临港智荟园党群服务中心考察学习。上海电力大学副校长黄冬梅对杨金华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她围绕学校与特斯拉公司依托临港新片区区位优势,发挥校企特色,共创产教融合创新模式、共建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的有益实践,介绍了上海电力大学的办学历史、发展现状以及在人才引进、产业学院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成功经验。
余宇楠从我校办学历程,目前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对接新型产业发展需求及学校“双高”建设和职业本科申办等重点工作作了介绍。随后,双方就如何通过精准对接产业和企业需求,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开展了深入探讨与交流。座谈会后,杨金华一行参观了上海电力大学智能微电网建设基地。
31日下午,杨金华一行接连参观考察了上海临港智能制造实训基地、上海新松机器人有限公司(新松临港产业基地)、上海金桥临港智荟园党群服务中心。

第四站:上海新朋程数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6月1日,杨金华一行到上海新朋程数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进行座谈交流,中国职业教育专家马树超教授特邀出席。上海新朋程数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陈燕群从公司的发展历程以及当前依托临港新区建设发展需求,在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以及校企合作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作了介绍,同时也表达了针对当前临港新区急需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契机,与我校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共同进行探索实践的合作意向。
马树超教授从系统观念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当前高职教育发展需求。他指出,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在新时期发展职业教育,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校企合作,对接云南产业发展,要把思路转换到开辟新领域、新赛道上来,要立足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云南实践,主动承担起推动边疆地区职业教育发展重任。
杨金华表示,在当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职业教育发展由“破冰期”向“深水期”过渡的关键时期,探索产教融合发展新路子,是学校当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听了马教授的指导深受启发,学校将积极思考依托“沪滇合作”平台,探索与其他边疆地区高职院校共同搭建平台,期望在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技能型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共同发声,扎实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为边疆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第五站: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6月2日上午,杨金华一行到达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调研学习,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靖高对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调研组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带领杨金华一行参观了温州设计学院融创空间、实训基地、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实践研修基地、数智实训大楼等。
随后,双方进行座谈交流,座谈会上王靖高重点介绍了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将现代产业学院作为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的“试验田”“先行区”,瞄准温州产业发展结合点,启动建设若干校级产业学院,打造校企双向赋能新生态的特色探索实践。
杨金华就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的基本情况、产教融合推进情况及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作了介绍,并表示处于长三角地区的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在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中形成了很多值得借鉴学习的模式,希望通过此次调研学习,加强两校交流互动,在学校产教融合促进“双高”建设上探索出一条新路子,突破目前发展面临的难点与堵点。

第六站: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6月2日下午,杨金华一行到达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调研学习,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校长余闯带领调研组一行参观考察了图书馆、校史馆以及光电制造学院。
实地参观后,双方召开以“产教融合共同体做法、实践经验交流”为主题的座谈会,余闯从品牌建设、创新提质、争创一流三个方面,介绍了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概况及产教融合特色亮点。杨金华从服务云南发展“三个定位”角度出发,介绍了学校目前发展概况及主要做法。随后,双方就二级学院实体化办学活力的激发、产教融合国际化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互动。

第七站:浙江亚龙教育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6月2日下午,杨金华带领调研组一行到达浙江亚龙教育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考察。在浙江亚龙教育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继权陪同下先后走访智能制造体验中心及新展厅、亚龙学院、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培养基地、学习工厂、技术中心等场所,了解亚龙集团的运营模式和发展理念,了解其在智能化考核、大数据、安全技术、工业物联网、智联网汽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一带一路”合作办学、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产教融合竞赛评价等项目的具体情况。特别是“岗课赛证”融合模式以及线上平台、教材开发、课程建设等方面的创新做法和典型案例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随后,校企双方开展座谈交流,杨金华感谢亚龙集团和陈董事长一直以来对学校的关心和支持,对亚龙集团“引领教育新理念,创造教育新环境”的企业愿景和投身职业教育事业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许和肯定。他表示,学校紧扣“双高”建设目标,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学研究、产教融合等方面开拓进取,办学实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同时,立足地方经济资源优势,积极推动“云南职教高地”建设,与政府、行业、企业的交流合作更加紧密。希望双方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在社会培训、教材建设、设备研发、“双师型”人才培养、师生竞赛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陈继权表示,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走在全国职业教育前列,拥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和一支有干劲、敢创新、能作为的教师队伍,为地方建设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亚龙集团非常希望接下来能够加强与学校的交流合作,为学校建设和职教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调研结束后,杨金华强调,本次调研行程安排紧凑充实、收获颇丰,东部地区先进经验值得学习借鉴,全校上下要进一步增强敏锐性、事业心和责任感,紧盯学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渠道不畅、职教服务经济发展能力不强等问题,积极抢抓职业教育发展机遇,加强系统谋划,注重真抓实干,扎实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准确掌握企业用工需求,找到专业对接产业的切入口,瞄准云南本地主导产业、新兴产业、特色产业,培养一批技术骨干,输送一批技能人才,锻造一批能工巧匠,全力助推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迈上新台阶。
供稿:杜娇
初审:殷文明
责编:赵远娥
审核:杨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