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化工学院
学院概况

  环境与化工学院的前身是昆明冶金工校的选冶专业科,19809月冶金部中专教育规划会议决定我校增设“冶金环保”专业,1982年冶金环保专业(中专)正式招生。19851月学校由中专升格为大专,同年招收环境保护大专生,1994年更名为环境工程专业,隶属冶金系。20013月成立环境与市政工程系,2006年成立环境与化工学院,2010年环境与化工学院分开成立环境工程学院与化工学院,20196月因学校机构调整又合并成立环境与化工学院。

专业设置

  环境工程技术、应用化工技术、分析检验技术、化工生物技术、市政工程技术、给排水工程技术、食品智能加工技术。

  其中环境工程技术专业是国家骨干专业、国家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云南省骨干专业。应用化工技术、工业分析技术、市政工程技术是学校重点建设专业。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师56人,其中辅导员12人。教授4人,副教授16人,博士5人。“双师型”教师比例达100%。另有外聘兼职教师116人,同时聘任行业专家或业务领导组成了各专业指导委员会。中职以上教师均取得相关专业技师、高级技师资格证,有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师、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上岗证、注册安全工程师、注册安全评价师、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等。

  教师获中国冶金教育学会冶金教学名师、教育部环保与气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名师、云南省三八红旗手、云南省优秀环境科技工作者、云南省优秀学会工作者、全国优秀环境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学会工作者等称号。

  

  招生就业

  学院各专业面向全国十余个省(市/区)招生。三十多年来先后为云南省各地州县,云南省各大中型企业以及贵州、四川、陕西、青海、甘肃、新疆、广西、广东、黑龙江、海南等省区培养了近万名毕业生。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7%以上,其中不少毕业生已成为所在单位的骨干力量,深受社会好评。

  历史沿革和荣誉成绩

  1993年,成为全国大专环境教育协作组成员

  1995-2005年,成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大专组委员单位

  1999年,化学实验室被评为云南省教育厅普通高校“双基合格实验室”

  20023月,环境工程专业成为教育部第三批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试点

  2003年,成为教育部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大专指导组委员单位

  2006-2011年,成为教育部环保与气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

  2006-2011年,成为教育部高职高专环保气象类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

  20089月,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工业分析与检验、给排水工程技术、市政工程技术)建设列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项目,20114月通过教育部验收

  2009年,环境工程实训基地被评为云南省高职高专示范实习实训教学基地

  2010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云南省省级教学团队

  2011年,应用化工技术列为学校重点建设专业

  2012年、2013年,工业分析与检验、市政工程技术列为学校重点建设专业

  2014年,应用化工技术成功申报了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质量工程项目

  20162018年,学院完成了云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中的环境工程骨干专业建设;学习和引进澳大利亚先进成熟适用的职业标准、专业课程、教材体系和数字化教育资源;与澳大利亚TAFE新南威尔士亨特学院联合开发课程,建立教师交流、学生交换、学分互认等合作关系;环境工程职业能力培养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环保节能技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等项目的建设。

  2018年,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列入云南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骨干专业建设计划

  2019年,学院随学校进入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