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相关部门:
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主办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中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竞赛活动,每两年举办一届,被誉为中国大学生科技“奥林匹克”。自此项活动开办以来,我校积极组织参加全省及全国竞赛,并多次荣获奖励,2014年在全国“挑战杯”首届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中我校《松平坡地下板岩矿开采工艺革新》和《昆明宇旋工贸有限责任公司》两个项目分别获得全国一等奖,《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汽车保险理赔工作流程优化》项目获得全国二等奖。2016年在第二届全国职业院校“挑战杯”中我校的《蜘蛛仿生探测机器人》、《云南民族自治地方特岗教师现状调查》和《红土型风化钛矿选矿工艺革新》三个项目获得全国二等奖。学校连续两届在国赛中获得优秀组织奖荣誉称号并成为云南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挑战杯”获得奖项最多的院校,受到多家媒体的关注与报道,为我省及学校赢得了荣誉。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有效搭建青年创新创业平台,进一步推动我校创新与创业教育深入开展,浓厚校园科技学术氛围,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锤炼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与创造力,学校决定举办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并制定了《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
各学院、相关部门要按照的《实施方案》要求,高度重视、深入发动、广泛宣传、精心组织,切实做好竞赛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竞赛圆满成功,力争在明年全省的竞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附件:《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实施方案》
二〇一六年十月十七日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第十一届“挑战杯”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实施方案
一、竞赛宗旨
学校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旨在引导和激励我校学生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调查研究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
二、竞赛主题
锐意创新、迎接挑战
三、主承办单位
本次竞赛由校团委主办,测绘学院团委承办。组委会办公室设在测绘学院团委办公室。
四、参赛作品内容及申报要求
(一)参赛作品:
1、学术论文类作品
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含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等)及社会调查报告(以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为重点,结合日常调研和专业调研,就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焦点、难点等问题,提出理性建议和独特见解。具体内容可涵盖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等学科类型,侧重于发现并提出问题后的解决方案。可以是针对当下社会存在的实际问题的解决提出思路性、建设性的方案类作品)。
2、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
分为A、B两类。A类: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发明制作类作品在申报时除作品说明书外还须提交实物或模型。
3、生产工艺革新和工作流程优化类作品
生产工艺革新与工作流程优化类作品。该类作品主要体现生产和工作的创效创优。作品包括对生产工艺革新、工作流程合理化改进、生产效率提高的建议等内容。在申报时,须提供革新优化方案的设计思路、实验数据、效果验证报告、操作流程、注意事项、潜在问题分析、改进成本分析及其他说明材料。项目重点考察参赛选手利用专业技术知识对工作生产进行研究创新以求优化组合、降本增效的能力。
生产工艺革新组作品具体分类如下:
(1)机械与控制类。包括机械、仪器仪表、交通、建筑等领域。
(2)信息技术类。包括计算机、通讯、电子等领域。
(3)生命科学类。包括生物、药学、医学、食品等领域。
(4)能源化工类。包括能源、化工、生态、环保等领域。
工作流程优化组作品包括财经商贸类、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流通贸易业、餐饮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金融保险业、文化艺术事业、教育类、司法服务类、公共管理与服务类等领域。参赛作品可以是生产工艺的革新、流程的合理化改进、降本增效的建议等内容,凸显在一线实际应用成果。
4、创意设计类作品
创意设计类作品主要体现创意创新,侧重展示创意设计金点子,创意设计类作品按所属学科领域分为建筑规划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景观设计、展示设计和装饰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和数字多媒体艺术设计、珠宝首饰设计、产品造型设计及工艺产品设计等。创意设计类作品申报时须提交创意设计方案及创意设计图。
(二)申报要求:
1、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2016年比赛日期前两年内完成的作品,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2人;凡合作者为3人以上的项目,且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在校学生,且不得超出10人。学生在国际大赛中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的作品等不在申报范围之列。已参加教育部职业技能竞赛等部委赛事并获奖的个人和团体及作品均不得重复参赛。
2、每篇学术论文应在8000字以内,每篇社会调查报告应在15000字以内;
3、各学院推荐参加学校比赛的每一件参赛作品,都需填写《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报名表》(附件1),各学院在规定时间内将《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报名表》和《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报名汇总表》(附件2)电子档同时上报。
五、日程安排
竞赛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进行。
(一)初赛阶段:2016年11月
1、各学院负责本学院学生的报名、作品的收集和汇总工作,各学院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坚持普遍参与与重点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2、初赛日程:
2016年11月4日前各学院将《参赛报名表》与《报名汇总表》报送至组委会办公室。2016年11月11日大赛初赛培训。2016年11月25日前将参赛作品申报书及参赛作品(电子版)报送至组委会办公室;
3、各学院上报的作品数量要求:①学生数在2000人以上的学院,最低参赛作品数量为10个;②学生数700人至2000人的学院,最低参赛作品数量为6个;③学生数在300人至700人的学院,最低参赛作品数量为4个。各学院参赛作品数量无上限,鼓励多报。
4、初赛评审阶段:2016年11月26日至12月5日
进行初赛评审,确定复赛作品。进入复赛的作品可申请立项资助,项目通过评审立项后将给予经费、指导教师等支持。
(二)复赛阶段:2016年12月--2017年3月
本阶段主要进行大赛的深入培训、各参赛单位进行作品完善等工作,组织复赛评审,最后确定决赛团队。
(三)决赛阶段:2017年4月
本阶段主要进行大赛的后期培训,各参赛单位的决赛作品最后准备。参加决赛的作品进入终审答辩,采取参赛者公开介绍情况或进行现场操作,专家评委当场评分的方式,最终评出各队得分。
六、奖励方式
(一)单项奖
通过复赛评出三大类作品优秀奖若干,通过决赛评出三大类作品一等奖各两项,每项奖励1000元;二等奖各四项,每项奖励800元;三等奖各六项,每项奖励500元。
根据各类作品申报情况,如某类作品数量进入复赛阶段低于大赛奖项设置标准,则由组委会对该类作品奖项设置进行调整。
(二)团体奖
设立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挑战杯”1 座,团体总分第一名获“挑战杯”;同时设“优胜杯”4 座。
(三)团体总分计算办法
团体总分=组织情况得分+初赛参赛得分+作品成绩得分
1、组织情况得分:
根据学院组织及参赛情况,按照以下标准进行评分,满分240分。
(1)按要求申报作品数量的学院加
100 分,不足的学院按照每件 10分计算成绩;
(2)为宣传普及竞赛宗旨、内容及相关知识,营造良好氛围,由学院组织承办的竞赛培训、竞赛沙龙、专题讲座等活动,经组委会认可,每场次加 20分。
2、初赛参赛得分:
通过初赛预审的参赛作品按每件10分计算初赛参赛得分。
3、作品成绩得分:
参赛作品分:从一等奖至优秀奖分别得100 分、70 分、40分、10分;
七、其他事宜
竞赛咨询电话:
校团委:陈勉 66051167
测绘学院团委:李路 13708806417
组委会办公室:安宁校区测绘学院楼405室
大赛专用邮箱:kmyzcxcy@126.com
附件1:《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报名表》
附件2:《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报名汇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