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电气与机械学院

学院介绍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介绍

一、基本情况

电气、机械类专业是学校开办较早的专业,2019年新组建的电气与机械学院是目前全校拥有在校生规模较大的学院,学院办学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在70年的办学历程中,为社会培养输送了3万余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专业设置

电气与机械学院设现开设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设备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数控技术、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9个专业,同时开设电气自动化技术(中德合作办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中德合作办学)、机电一体化技术(中加合作办学)3个外合作办学招生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是国家级教改试点建设专业、国家级“精品”专业、国家示范建设院校重点建设专业、教育部装备制造类专业示范点、国家高水平骨干专业、云南省高职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机电设备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汽车检测与维修此案后建成云南省高校重点专业、学校重点专业、精品专业;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是服务云南省支柱产业和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开办的专业。2019年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入选国家“双高计划”建设项目重点建设专业群建设专业,2021年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群(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数控技术五个专业)入选云南省“双高计划”建设项目重点建设专业群。

三、师资队伍

学院拥有一支爱岗敬业、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教师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和云南省第一批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团队有“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云南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云南省教育与改革发展优秀教师”、 云南省“青年岗位能手”专业领军人才和专业带头人。现有教师90名,其中高级职称40人,双师型教师比例超过90%,此外学院还拥有一支160余人的外聘教师团队,大部分为生产一线的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

四、教学科研成果

学院高度重视和开展教研科研、技能大赛等工作,近五年来在教学改革及教学研究中获得省级及以上教科研项目50余项,专利23余项,软著近40余项,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获2022年云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命名2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3C-E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获2013年云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及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学院秉承劳动光荣、传承创新、技能育人、服务社会的育人理念,搭建了多级技能提升平台,师生在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云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各类赛事活动中获得省级和国家级奖项300余项。

五、实习实训条件

根据中国制造2025发展需要,近年来先后与西门子(中国)公司、江苏汇博机器人有限公司等行业头部企业开展紧密合作,建设了一批世界领先、国内一流的实训基地,拥有工业机器人实训基地、智能制造创新中心等6个校内实训基地共83间理实一体化实训室,仪器设备总值达1.3亿元;有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云南昆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等校外实训实训基地80余家。自动化实训基地是教育部认定的国家级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云南省生产性实训基地;电工电子实训基地是云南省示范实训基地。建有“振兴杯”全国青年技能大赛云南省集训基地、“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分赛区等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选拔培养基地3个。培养了“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等一批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

六、学生培养与就业

学院积极开展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通过开展产业学院、现代学徒制、订单班等方式不断拓宽就业渠道,与世界500强企业及国内顶尖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不断提升高质量就业,学院专业就业率连续多年超过97%。

七、所获荣誉与成效

学院获得全国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奖项在内的省级以上教学、科技创新等奖项300余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云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奖项,成为“全国职业院校装备制造类专业示范点”,自动化技术专业被命名为国家“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骨干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生产性实训基地被命名为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电气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命名为云南省高校教书育人示范岗,学院获2019年云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证书

在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中荣获全国一等奖及最佳组织奖证书

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证书

2018年云南省高校工委教书育人示范岗

2019年云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电气与机械学院2011©版权所有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学府路388号    联系电话:0871—6605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