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测绘工程技术专业群专业群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深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结合专业课程特色,挖掘各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有效转化为育人优势,发挥育人作用,切实提升课程思政育人实效,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坚持传授基础知识与培养专业能力并重,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和专业技术积累,将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突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建设内容
(一)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
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深度强化教师课程思政的主体意识,通过政治理论学习、线上线上培训、典型经验交流、现场教学观摩相结合的方式,以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为目标,以课程研讨、专题培训、示范引领为抓手,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和课程思政建设能力。
1.开展课程思政专题培训
组织专业群教师多次参加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组织的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训、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国际教育培训中心举办立足“课程思政”,践行教育初心-提升课程育人实效培训班等各级各类课程思政培训,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的建设能力。
2.积极开展课程思政研讨
通过教学名师传帮带、教学能手带头示范、教材教案编写探讨等手段探索研究思政元素,在把握学生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整合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章节,形成专业课程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内容体系,不断提升课程思政育人能力。
(二)加强课程思政建设
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挖掘校内课程资源,优先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提升课程育人效果。
1.立项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
根据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实施管理办法,组织专业群教师积极申报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申报,专业群数字测图、空间数据库技术应用、BIM施工组织与管理、商品混凝土、物联网概论等14门课程获学校立项开展建设,推动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
2.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共同组建课程团队
加强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合作交流、集体备课,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教学大纲和设计。利用课堂教学改革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结合课程属性,加强教学内容改革,优化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方法,深入挖掘梳理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3.教学方法改革
注重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探索运用情境教学、榜样示范等多元教学方式,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不断提升课程思政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学习为中心任务、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将课内与课外、线下与线上等多种学习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专业知识与理想信念、品德修为、文化自信等的内在融合。
二、建设效果
2021年“数字测图”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授课教师入选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
中国速度,中国实力一一《BIM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思政案例获全国职业院校“战疫课堂”课程思政典型案例二等奖,入选全国职业院校课程思政优秀案例选编,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已出版;典型案例视频在全国职业院校德育网德育工作资源库专栏展示;中国速度,中国实力——“BIM施工组织与管理”开学第一课获第五届云南省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微课类二等奖。
三、案例经验
1.《数字测图》课程改革
测绘属于特殊工种和艰苦行业,对从业人员的品行和技能要求高。我校测绘专 业1955年举办,已有66年办学历史,积淀深厚。专业办学中,将“热爱祖国、忠 诚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测绘精神作为价值引领,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锻造测绘品质,打造“测天地蓝图,绘职业人生“的育人品牌。
《数字测图》课程立足调研,梳理大比例尺测图岗位的职业能力和素质要求, 挖掘思政元素。结合教学内容,以培养新时代测绘人“踏遍青山人未老,量天测地绘新图”的家国情怀、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保密意识和高 度责任感、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为目标,系统化设计思政点,深入挖掘我国测绘行业取得的伟大成就、英雄楷模故事、办学历程中师生励志故事、测图生产和管理中 警示案件等,精选出与授课内容相匹配的典型案例,挖掘课程知识点蕴含的哲学思 想和文化内涵,优化教学方案。精心设计教学组织与实施环节,延伸育人时空,创 设职业情境,引入职业规范,融入相应知识能力模块,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 能力培养相统一。
发挥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学生中选树学习榜样,实施传帮带,传承职业操守,在潜移默化中启发学生自觉认同,产生共鸣与升华,达到思政融入“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生料制备与水泥制成》教材改革
《生料制备与水泥制成》教材通过课程思政的融入,体现立德树人的理念。水泥生产设备经历了从引进、消化吸收到创造的过程,国产立式辊磨、钢丝胶带斗式提升机、粉体计量给料装备、亮相《大国重器》纪录片的辊压机装备技术,一系列先进设备和技术在水泥生产线的应用,背后展现的是国家的崛起和实力,培养学习者的家国情怀。设备的操作与维护,体现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从整个工艺流程到单个设备的分析,体现大局观和整体意识。生料烘干的余热利用,水泥制成的工业废渣消耗,高效收尘设备的使用和清洁生产,中国水泥工业的低耗环保指标世界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