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证促改,课证融合,专业群大力推进“1+X”证书制度

发布日期:2023-05-05    浏览次数:

“1+X”证书制度体现了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的重要特征,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一项重要制度设计。测绘工程技术专业群各专业高度重视1+X证书取证工作,积极探索取证制度,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进而深化了校企合作。

一、建设内容

(一)对接岗位需求,明晰目标定位

在新型城镇化及城乡一体化建设背景下,专业群的人才培养主要面向工程建设领域,服务云南省“五网”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智慧城市、特色小镇与美丽乡村建设,在各种人才培养保障机制下,为社会输送专业知识扎实、技术水平过硬,符合产业发展趋势的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专业群立足于服务云南,深入行业企业调研,深度挖掘行业企业人才需求,根据需要开展14个1+X证书取证工作。

(二)完善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

根据 “1+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将技能培训内容及要求融入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优化课程设置。结合不同专业特点,设定“1+X”证书初、中、高不同技能等级要求,根据不同技能等级设定不同学分,使学历证书体现的专业教学内容基本覆盖对应的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满足行业企业对无人机应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三)改善实训条件,开发实训项目

结合 “1+X”技能等级训练、考试需要,依托实训室建设,整合原有实训设备,配置新型设备和软件,开发各类实训项目,强化操控技能训练。

(四)引培结合,建设双师团队

结合教师从事实际生产能力弱、工程实践经验欠缺、对接行业企业最新技术等方面能力还存在差距,专业群积极邀请行业专家进校培训和派遣教师外出参加培训,近3年内教师参加新技术培训144人次。

结合行业需求培养“测绘工程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建筑信息模型(BIM)、建筑新材料技术、通信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6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引进大师1名,培养一大批具有高超技艺、精湛技能和工匠精神的教师队伍,稳步提升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发挥技术技能带头人在技术创新、技艺传授、技能竞赛等方面的带头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发挥技能大师在师带徒、技能攻关、技能推广、课程开发、高技能人才的培训研修等方面的作用。

二、建设效果

开展了141+X证书取证及准备工作。目前完成无人机驾驶、无人机摄影测量、测绘地理信息数据获取与处理、测绘地理信息智能应用、不动产数据采集与建库、建筑工程施工工艺实施与管理、建筑信息模型(BIM)、装配式建筑构件制作与安装、建筑工程识图、工程造价数字化应用、Web前端开发等11个证书取证工作,其中:传感网技术应用、5G移动网络运维和Python软件开发3个1+X证书预计2022年完成首批取证工作;为社会输送高级技能人才500余人。

已完成无人机摄影测量、测绘地理信息数据获取与处理、测绘地理信息智能应用和建筑信息模型(BIM)4个证书考核点建设。

成为测绘地理信息数据获取与处理、测绘地理信息智能应用”2个证书省级管理中心;培养考评员50名。

“无人机摄影测量”1+X取证通过率100%,“工程造价数字化应用” 1+X取证通过率100%,“无人机驾驶”1+X取证通过率92.7%,“测绘地理信息数据获取与处理”1+X取证通过率98.6%,“不动产数据采集与建库” 1+X取证通过率93.3%,“建筑工程施工工艺实施与管理” 1+X取证通过率90%。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实施与管理”1+X取证被评为“优秀考核站点”; “工程造价数字化应用” 1+X取证被评为“优秀培训和优秀组织奖”; “不动产数据采集与建库” 1+X取证被评为优秀试点院校;“无人机驾驶”1+X取证被评为优秀试点院校和优秀师资团队。








三、无人机驾驶1+X取证案例经验

(一)结合有限资源,择优选拔培养

测绘学院高度重视无人机驾驶“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取证工作,考虑学院资源有限,采取择优选拔培养的模式开展试点工作。经过广泛宣传,积极动员,择优选拔参加培训班学员,于2020年春季学期末开展学员选拔工作,此次选拔共有250余名同学报名。利用课余和假期组织学生进行无人机驾驶相关理论的线上学习和模拟操控,采用通关方式,逐级选拔,最终69名学生进入飞行培训班。

(二)线上线下结合,夯实理论知识

由于无人机驾驶理论学习内容较多,涉及到空气动力学、飞行器设计制造、气象学、空域等多方面的理论学习,首次参加取证的学员主要是测绘地理信息类相关专业学生,之前未参加过相关理论学习。所以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理论学习方法,由学生先在线上进行理论学习,然后整理难点,由线下专业的老师进行认真讲解,做到针对性学习。

(三)前置虚拟仿真,助力飞行实操

无人机驾驶取证考试分理论和实操两部分进行。无人机飞行如果不熟悉会有很大的危险性,摔机的概率非常高。基于此,学院引进了无人机虚拟仿真系统,学生首先用虚拟仿真系统进行飞行训练,待飞行操作熟练后,由教练考核通过后再用真机进行飞行,大大减少了无人机摔机现象,同时也做到了安全飞行。

209C0

(四)依托大师工作室,传授飞行技术,传承工匠精神

无人机应用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承担着培养拔尖技能人才的功能,此次培训取证工作由大师工作室提供技术支持,大师工作室有飞行经验丰富的学院专任教师和企业长期从事实际飞行任务的兼职老师,参加培训的学生不仅取得证书,而且学到很多从事实际生产的宝贵经验和大师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毕业后的就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2647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