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现在我依然记得邱老师说的“既然选择了它(青拓),就要认定它是最好的”。来到这里我就下定决心努力学习工艺技术,让自己尽快成长起来。冶炼厂的工作环境众所周知,劳动强度也很大,每天就自我安慰,时刻想着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当然现实和理想还是有差距的,只有合理的目标是可以通过努力去实现的。庆幸的是来青拓之前对冶炼厂有一些了解和认识,进入车间不至于产生落差感,这要归功于学校老师的安排,给我们提供参观冶炼厂的机会。 在上初中的时候我就见过小型冶炼厂,没想过后来选择了冶金专业。但是当我选择就业方向时,我还是选择了冶金行业,因为我觉得既然读了冶金专业就应该从事所学专业的工作,尽可能做到学有所用。
来青拓也有两个月了,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实习经历:
2016年10月29日下午15:30在镍铁厂李彬部长的引领下进入实业镍铁厂二期电炉车间进行参观。记得李部长问我“车间环境很糟糕,工作条件差,你能干多久?”当时我看着他微微一笑,因为我也不知道以后的工作是什么样子,只能慢慢适应,确定目标和方向再坚持。
坚定信念,端正态度,始终如一。
由于李部长事务繁忙,根本无暇带我,10月30日就让我呆在中控室,可能因为好奇心吧,看着中控室的在操作电极、下料,我就过去认真看,观察数据变化,很快了解到主控画面上每一个数据的由来及反映的情况。10月31日开始自己到车间熟悉环境,熟悉设备分布以及每个平台的操作工艺。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就像个“问题宝宝”,不懂就问、不会就学,一刻也闲不下来,这和在学校的经历以及老师的教导又不分不开的关系,担任学生干部期间让我的我思想意识的到提升,培养了我的自学能力。
11月1日至11月6日一周时间里自己熟悉了0m平台至25m平台所有设备结构(卸料、渣铁口、电极、料管、沉降室、料仓等),自己找师傅学了卸料以及加电极糊的操作。11月7日用一天时间对所学操作进行巩固,强化概念,对设备分布进行确认,自己绘制电炉车间设备分布图。
11月8日至28日自己找车间主任,要求跟着班组倒班(三班两倒:上12小时,休息24小时),一方面为了学习别的操作,另一方面为了适应节奏,更加系统的学习电炉(矿热炉)操作。在这20天的时间里我学习了巡检和布料,现在基本能自己进行操作,在后续的学习中还需进一步强化,尽最大努力达到熟练操作。
2016年11月29日至今应该算是最苦逼的日子吧,当然也学到了给更多、更深层次的知识。
在11月8日至11月28日期间我参与了两次炉盖大修,本以为已经很艰苦了,没想到11月29日开始,镍铁厂3#电炉要进行大修,也就是师傅们说的抠炉。这一个月里,我积极参与到整个过程中,每天上12小时休息12小时,累到回到宿舍倒在床上就能睡着的程度。
当所有人进入炉内进行高温环境作业,一小时换一次休,进入休息室靠着都能睡着。当然,我来这里不是为了干活锻炼肌肉,更不是廉价劳动力;来这里是为了适应环境、学习知识、了解矿热炉内部构造,为以后的工作打好基础。在所有师傅休息的时候我就到处看,不懂就问,重要的地方做好笔记(绘制简图)。
我很想了解这次电炉大修的方案以及工期计划人员分配等,但是对于我们来说,不可能接触到那些,就只好勤快点,每天做好记录,回来进行整理统计,这样就有了准确的资料,为以后的工作做准备。现在炉内基本清空,我对炉内的结构已基本掌握,后续将会进行筑炉,学习还在继续。
刚来青拓实业,经常听同学说工作又苦又累,抱怨工资低,待遇差。我们刚刚从学校出来,一时难以适应这样的环境可以理解,可是,毕竟刚出来,什么都不会,没有为公司创造任何价值,哪有资格和人家谈公司说待遇?虽然不能改变别人的想法,但是我可以努力做好自己,端正自己的态度,只有自己学好了本领,能为公司创造出价值的时候再谈工资也不晚。
来到这里我觉得很幸运,车间领导对我们很好,有问必答,经常鼓励我们,给我们提供较高的起点,给了我们给更多的资料。现在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技能?
我没有更深层次的感悟,只想告诉学弟学妹们不论在哪里工作,一定要坚定信念、端正态度、始终如一、少一点抱怨,多一点努力!
至少现在的我正在这样努力着。别人的建议要听,关键自己要学会筛选判断,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坚持下去,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成就。
仅以我的实习经历作为分享,仅供参考!
感谢冶专各位老师对我的辛勤栽培,祝愿各位老师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合家欢乐!
祝愿学弟学妹在毕业季都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在该奋斗的年纪请努力拼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