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开辟就业市场,加强和用人单位的沟通与联系,7月14-17日,学校分管就业的副校长陈铁牛以及招生就业处处长杨丽敏、副处长范河明、校友联络办公室主任雷燕、就业办公室副主任蒋晓川及丁青、杨颖老师分别对云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南磷集团、沈机集团昆明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昆明城市污水处理运营有限公司进行了就业工作回访并看望校友。本次回访以座谈会形式为主,同用人单位领导及在岗校友代表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从回访中看出,我校毕业生工作状态和发展前景良好,各用人单位对我校的毕业生皆给予了较高评价——学生专业知识扎实,业务过硬,工作中脚踏实地、定位准、上手快,在生产一线上能安心工作,自我提高。对我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将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需求有效对接的举措大加赞赏,并表示将继续招聘我校学生。
云南南磷集团寻甸磷电有限公司位于金所乡工业小区,主要经营黄磷,褐煤蜡等有机、无机盐化工系列产品。在我校招聘有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化工技术、环境检测与治理技术等专业。该公司寻甸基地赵总、集团公司周副总、人力资源处黄经理和14名校友参加了座谈会。会上,陈铁牛谈到,该公司与我校有十年的合作历史,是校企合作的典范,在我校所设的奖助学金对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学校声誉的提高是与企业合作密不可分的。通过实地深入了解我校毕业生的工作、生活情况和用人单位的评价反馈,听取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进而促进学校更好更快地发展。他代表学校对南磷集团多年的支持表示感谢。我校毕业生在该公司得到较快成长,很多已成为企业一线的车间主任、副主任等中层干部。其中,校友付朝伟离职后又返回应聘,现已成为电仪车间主任,并取得了集团技能比赛仪表专业第一名的成绩。校友们感谢母校老师在他们技术上遇到难题时给予的指导,感谢招生就业处的老师们在就业中给予的指导,帮助他们进行了合理的定位,选择了适合自己发展的单位。同时也指出,常识性的知识要加强学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建议建立有利于学习操作的化工模拟模型,强化学生对现代教育观念的培养——建议开设一些新型技术的选修课,严格考证以及责任心很重要等建议。
云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昆明市东郊的阳宗海西岸,主要产品有氧化铝、重熔用铝锭、铸造铝合金等。在我校招聘有电气自动化技术、冶金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等专业。该公司工会主席、人力资源处处长、招聘科长等领导和15名校友参加了座谈会。该公司连续数年坚持到我校招聘,已有上千名校友在该公司工作,比较稳定,所设专业与该企业需求高度吻合。新员工入职后,有一种“赶、比、超,争当主操手”的积极氛围,毕业生对该企业文化比较认同,到岗后适应性强,进入角色快,经过3-5年的锻炼,很多成为了企业的骨干,涌现出了张建宇、席静宇等优秀校友。该公司领导感谢学校为企业输送了一批批优秀的人才,也希望校方能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创造更多实习机会,提高动手能力。建议在校生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提高抗挫折能力,重视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双方还商谈了成立校友分会的初步事宜。
沈机集团昆明机床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昆明市茨坝路23号,主营业务是开发、设计、制造和销售卧式镗床、大型数控落地式铣镗床、精密检测设备等系列产品。在我校招聘有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等专业。该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招聘培训科科长和12名校友参加了座谈会。该公司发展空间很大,1981届校友孔庆明经过自己的积极努力,现已成长为顶尖电气专家;2000届的校友杨金华已是加工生产部部长。他们深深体会到,企业青睐一专多能的学生、技能型实用人才。同时也提出,有的专业培养周期太短,知识掌握不牢固。针对学生就业需求,应及时开展更多的专业技能训练、实作培训。学校学习的知识不够用,更多的是靠工作后的充电继续学习。学生创新能力、英语水平和计算机水平等方面有待提高,要重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等。
昆明城市污水处理运营有限公司位于昆明西郊明波明河路132号,主要经营中水、污水设备等。在我校招聘有给排水工程技术、市政工程技术等专业。该公司人力资源部长、第三污水厂厂长、第九污水厂厂长、3位校友参加了座谈会。他们谈到,冶专人才培养与企业契合度高,学生成长快,稳定性好,去年学生到企业没有一个人走,爱岗敬业,工作努力。学生对给排水专业比较陌生,入职前需要有感性认识,建议将给排水专业培训融入教学中。提倡企业人性化管理,关注学生情感,厂长关心学生要象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等。
杨丽敏在上述4家用人单位的就业回访座谈会上,分别作了简明扼要的总结。她认为,学历只是敲门砖,自我学习、团队精神是后续发展的软实力。针对同学们所提较多的综合能力培养需要加强的问题,学校已将就业指导划分为职业生涯规划、就业与创业、职业发展3门课程,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和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更关注就业以后的职业发展。做好本职工作也是干事业,给自己确立一个发展的目标。发现和培养自己的兴趣,把自己锻炼成一名受欢迎的人,这是沟通和交流的基础。校友联络办是大家温暖的家,为校友做贴心服务,多联系、多沟通。诚挚地邀请校友们常回母校看看,关注母校,为母校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范河明勉励同学们要向有经验的前辈们学习,调整好心态,尽快从学生转变为职业人,把工作当成一种新的学习,积极进取,磨练自己,着眼未来。
通过对用人单位的回访,进一步了解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方面的具体情况,加强了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和联系,了解了就业市场的行情、用人单位下一步招聘需求计划,提高了我校的认知度,让校友们感受到了母校的温暖与关怀。同时,用人单位领导、毕业生们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招生就业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