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学院(东盟国际学院)
学院沿革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沿革 >> 正文
外语学院(东盟国际学院)历史沿革
发布时间:2014-03-20 发布者: 浏览次数:
    一、外语学院历史沿革

外语学院可追溯到二十世纪50年代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早期的俄语教研组。1979年恢复高考以后,学校开始招收英语专业大专班。在长达近30多年的公共外语和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学院不仅为全校各专业学生培养语言能力,还为国家培养了千余名英语专业人才。目前毕业生已遍及国内外的外语及相关行业。

 

1.学院创建时间与背景

回顾外语学院近60年的发展,其历史演进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教研组时期(二十世纪50年代——1984年)。其中包括早期的俄语教研组(二十世纪50年代)及英语教研组(1978年——1984年),负责全校的公共外语教学。

2). 外语教研室时期(1985年——2002年)。(1)隶属于基础部(1985年——1995年5月),负责全校的公共英语和英语专业教学,还为全国冶金教育系统举办过两期英语教师培训班。(2)隶属于应用技术系(1995年6月——2000年5月),负责公共英语和英语专业课程教学。英语专业先后开办了科技英语和应用英语专业(涉外旅游方向)。(3)隶属于公共课部(2000年6月——2002年),负责公共英语和英语专业课程教学。

3). 外语系时期(2003年——2006年3月)。2003年外语系成立,下设公共英语研究室、商务英语和应用英语专业教研室。2004年,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与云南省物资流通学校、云南省建材学校合并。原来两个学校的英语教研小组归并在外语系公共英语教研室,外语系师资力量得到很大扩充。

4).外语与外事学院时期(2006年4月——2009年12月)。2006年4月外语与外事学院成立,下设外语教学和外事处两个平行的分支机构,承担着全校的外语教学和外事工作的职能。

5). 外语学院时期(2010年1月——2012年8月)。2010年1月学校在原外语与外事学院的基础上成立了外语学院。下设三个教研室:公共英语、商务英语专业和应用英语(旅游和文秘方向)专业教研室。负责全校的公共英语,以及英语专业的教学与教研工作。

6)外语学院(东盟国际学院)(2012年8月-至今)。2012年8月外语学院与东盟国际学院合并,下设公共英语、商务英语专业和应用英语(旅游和文秘方向)专业教研室、应用越南语、应用泰国语和应用老挝语专业教研室。

 

2. 历年来学院(系、专业科)主要领导及骨干教师、优秀老师代表

1)主要领导(按先后排列):

李立中、王跃、时 思、王贵福、赵 红、杨丽敏、雷兵、李卫平、宋剑祥、常志文先后担任主任领导。另外,王 奋、于吉辉、唐润光、雷兵、赵 红、赛丹、潘冰、高辉、吴巧蓉、王 艳、何亚芸、宋玉馨、苏幼敏、王秋菊、胡锐、黄妍妍和木鸿英老师先后担任教研组长或教研室主任。

 

2)骨干教师(按姓氏音序排列):

李茂春、钱景晓、秦悦、赛丹、邵启东、佘柄昆、盛安仪、唐润光、万淮、王长虹、王奋、王贵福、王晓兵、温伯英、于吉辉。

3)优秀老师代表:万淮(全国劳动模范)、邵启东(省优秀思想工作者)。

4)校级学术学科带头人:雷兵教授。专业带头人:赵红教授。

 

3. 建制以来逐年招生及毕业生统计

   建制以来先后招生30多个班级,为国家培养了1000余名专业人才。

 

4. 建制以来主要办学特色及杰出校友代表

1)建制以来主要办学特色

(1)专业设置具有交叉性,边缘性和应用性。专业设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紧密结合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形成英语语言技能与职业能力的结合。

(2)以综合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的“两融合三贯通”教学模式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贯通教学、实训、实习三个环节,融合英语语言技能、商务、旅游和文秘等职业技能来综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实行双证书毕业制,课证深度融合,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纳入了教学和考评体系。

(4)深化校企合作,与酒店、旅行社、翻译公司等一些知名企业共同建立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通过顶岗实习、参加昆交会,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帮助学生拓宽就业渠道。

(5)面对全校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

2)建制以来杰出校友代表

除担任公共外语教学,培养全校不同学院不同专业学生的外语知识与能力之外,外语学院在30多年的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还为国家培养了千余名英语专业人才。目前毕业生已遍及省内和国内外的外语应用行业。下面收录的只是优秀毕业生中很小的一部分代表(按姓氏音序排列):

陈伯秋、董艳华、扶红、傅云仙、李嘉艳、刘顺美、刘向红、满盈全、潘雪冬、张敏等。(见附件)

 

二、现外语学院的管理组织机构

1. 学院党政领导班子组成:

外语学院院长:赵红(教授)

外语学院党总支书记:常志文(教授)

副院长:王艳(教授)

副院长:李和铮(讲师)

院办主任:程文玲(副教授)

院办副主任:任虹(副教授兼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

学生服务办公室主任兼首席辅导员:王猛(讲师) 

院团委书记:杨亚莹(讲师)

学生党支部书记:曾娴(讲师)

院工会主席:毕伟(讲师)

商务英语教研室主任:王秋菊(副教授)

旅游英语教研室主任:木鸿英(副教授)

公共英语教研室主任:何亚芸(副教授)

公共英语教研室副主任:黄妍妍(副教授)

越南语教研室主任:罗雪娟(讲师)

泰国语教研室主任:刀宁娜(讲师)

老挝语教研室主任:鞠馨仪(讲师)

2.学院管理构成及部门设置

 

3.学院管理的主要规章制度 

外语学院自成立以来,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并不断完善学院各项教学与管理的规章制度。目前拥有完善的外语学院规章制度汇编,对学院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三.教学管理

1. 学院专业设置、重点专业、精品课程、专业特色建设

学院现有应用英语和商务英语两个专业和一个公共英语教研室。其中应用英语专业设有旅游和文秘两个专业方向。2010年,应用英语成为省级特色建设专业,大学英语成为省级精品课程,商务英语目前是学校重点建设专业。现在建的校级精品课程有:英语阅读、商务英语阅读、英语语法、综合英语4门。

 

2. 重点专业的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主干课程设置及教学大纲、计划

学院在建的校级重点课程有:英语听力、旅游英语、外贸单证实务、外贸口译4门。此外,学院教师积极致力于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已主编并出版的教材12本,分别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等出版。目前由学院教师主编的关于商务英语和应用英语的6本实训教材即将出版。主编、参编教师数达100余人次。

学院开设的主干课程有:综合英语、英语听说、英语阅读、英语语法、英语写作、英汉\汉英翻译、旅游英语、文秘英语、商务英语、旅游学概论、办公自动化、外贸单证实务、外贸口译等。每门课程均有完备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学院严格遵照学校的相关文件执行教学督导、学籍管理、奖惩制度。

学院近年来招生情况良好,每年均按计划完成,新生报到率、年均就业均达到90%以上。学院对学生的管理有完备的制度

3.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学院商务英语、旅游英语两个专业均建有相应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会成员由来自企业、外贸行业的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士和云南高校的教授组成,专家们对专业发展、培养方案的制定均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4. 专业发展、学院发展规划

学院力争在现有专业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和历年来的就业情况,增设新专业或拓展专业方向,使学院的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四.学院教师队伍结构组成建设及学生管理

1. 教师队伍高、中、初职称结构分布

目前在职的53位教职工职称结构为:教授3人,副教授15人,讲师25人,助教10人,副教授以上人员占33.96%。学历结构为:在读博士1人,研究生19人,在读研究生7人,本科生9人,研究生以上学历占76%,大大超过了普通专科学校教师的学历要求。

 

2. 名师、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专业带头人、双师型教师分布结构及发展规划

1)外语学院:校级教学名师赵红。

2)专业带头人:王艳、何亚芸、胡锐、王秋菊。

3)外语学院骨干教师(按姓氏音序排列):程文玲、何亚芸、胡锐、李睿、李翔飞、木鸿英、潘冰、任虹、苏幼敏、王艳、吴巧蓉、朱春燕。

4)双师型教师(按姓氏音序排列):毕伟、陈美、程文玲、何亚芸、何盈、黄妍妍、任虹、王 艳、王秋菊、王甦晨、夏胜利、赵 红、赵移山、朱春燕。

外语学院在历年办学过程中高度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目前的师资队伍无论是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还是职称结构均较为合理,并已远远超过高职对师资的各项指标要求。目前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正按教师队伍发展规划在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以满足高职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3. 外语学院班主任、辅导员、学生工作管理机构

外语学院下设学生服务与管理办公室,在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围绕本院学生开展各项工作。根据学院学生教育与管理部门的布置和安排,制定各学年,各学期的工作计划并组织落实和实施。

 

4. 教师管理制度、晋级考评、奖惩制度

外语学院在学校教师管理制度在基础上,结合本学院的实际工作情况,制定了外语学院各岗位的职责及外语学院考核表,对教师的各项工作进行了量化,并以此作为年终考核、评优的依据。

五.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及学生职业资格证书的训练、考核、鉴定

外语学院的实训、实习指导老师的构成来自两类人员,一是学院根据专业实践教学需要,按照研究方向、专业背景、获取的职业资格证书类型等选用专任教师担任实习阶段的专职实训、实习指导教师;二是选聘学院已确认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和实训、实习人数较多的实习单位中的人员为实习指导教师。在整个实训、实习过程中,专职实训、实习指导教师和实训、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分工合作,指导学生进行实训、实习,并对实训、实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考核。

目前学院已和10多家不同类型的旅行社、酒店、翻译公司、商贸公司等单位签订实习实训基地协议保证并拓宽了学生实训、实习的渠道。

外语学院固定资产:现拥有8个安装多媒体设备的语言语音训练室,市值约50万元/间,共约400万元。

学院根据商务英语和应用专业相关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从业需要,要求学生获取的证书10多种如导游资格证、文秘证、剑桥国际办公管理资格证、商务翻译证书等。学生100%实现“双证书”毕业。

 

六.教学科研成果

1. 科研教研成果

我院应用英语专业2010年成为省级特色专业在建中,商务英语英语成为校级重点专业在建中。公共英语的核心课程大学英语2010年被命名为省级精品课程。在建的校级精品课程由四门,重点课程有四门。现有国家级立项课题1项,省部级立项课题10余项,校级课题近10项.

2. 教材、著作、论文

我院教师撰写专著2本,论文数达300余篇,主编的教材近20本,参编教师数达100余人次。

3. 学生学术科技活动成果

多年来,学院组织学生参加了丰富多彩的各项学科竞赛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仅近两年来就取得10多项省级以上大奖。其中尤为突出的是我校学生在一至八届的全国大学生实用英语口语竞赛云南赛区的比赛中连续取得了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的好成绩。

 

七.全院教职工名册

1 外语学院现任教师名单(按姓氏音序排列)

赵红、常志文、白雁、毕伟、陈美、程文玲、崔月、何灿、何淼、何亚芸、何盈、胡锐、黄妍妍、李睿、李华艳、李翔飞、马兴能、木鸿英、潘冰、任莉平、任虹、宋国萍、苏幼敏、王华、王猛、王秋菊、王甦晨、王艳、夏胜利、吴巧蓉、吴雯霞、曾娴、张虹、张连春、张洋、赵移山、朱春燕、朱磊、张煜、史文、杨亚莹、王艳玲

小语种教师名单:刀宁娜、苏美明、袁建华、李江南、刘婷林惠、陈颖、鞠馨仪、罗雪娟、李瑾、秦婧珂、李和铮

 

2 外语学院历年任过教的教师名单(按姓氏音序排列)

程文玲、陈 颖、迭 英、董 静、高 辉、郭 青、何益屏、金 鑫、贾友见、雷 兵、李茂春、李卫平、李江南、李 谨、罗雪娟、刘婷琳惠、钱景筱、秦 悦、裘家怡、赛 丹、沙 鹰、邵启东、佘柄昆、盛安仪、宋玉馨、宋秀梅、唐润光、万 淮、王长虹、王 奋、王晓兵、温伯英、谢德勤、徐志凡、杨丽敏、杨晓梅、于吉辉、袁 媛、张江梅、张怡颖、张玉清、赵章良、朱 瑛

copyright © 2013 版权所有:外语学院(东盟国际学院)

地址:学府路388号 邮编:65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