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参加“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石榴花开”思想政治教育研讨会暨“手拉手”第四组活动

发布日期:2025-09-22    浏览次数:

9月20日,作为云南省高校思政课“手拉手”共建计划第四组成员单位,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孙锐教授带领思政课教师参加了由云南农业大学牵头在宁洱县磨黑中学举办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石榴花开思想政治教育研讨会。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磨黑中学、云南省高校思政课手拉手共建计划第四组和第九组成员单位等省内外20多所高校和相关中小学100余名师生参加此次研讨会。

研讨会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的回信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研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度融入学校思政教育的方式和路径,特别邀请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向明作题为《同心共筑中国梦——新时代边疆民族团结与共同体意识培育》的主旨报告王老师强调了云南省大中小学思政课都应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云南要“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为目标指引,结合云南多民族聚居的特点,挖掘本土红色资源和民族团结进步典型事例,增强课程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植入学生的内心。

洱县磨黑镇党委书记杨正德给参会老师介绍了磨黑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在持续推动红色文化与民族文化、研学体验等方面深度融合,以农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中取得的成效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誓词碑义务讲解员方财兵生动讲述了民族团结誓词碑生动感人的故事,表达了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对党和国家的深厚感情。

中国农业大学磨黑中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农业大学的老师,围绕深入挖掘地方红色文化和民族团结进步资源、促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思政课教学了经验分享与交流发言

研讨会期间,参会师生到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纪念馆参加了“农民院士大讲堂:团结与进步”活动,到磨黑镇“思普革命纪念馆”现场学习了思普地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革命斗争到边疆解放的光辉历程。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参会思政课教师表示,本次研讨会依托宁洱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的丰富历史文化资源,将理论研讨、教学交流和实践研修相结合,为思政课教师丰富教学素材,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提供了较好的机会和渠道,是一场难得的“行走的”思政课集体备课会。通过与各校同行交流教学实践经验,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好地融入思政课教学有重要的借鉴和启发。


撰稿:张敏

摄影:会议主办方提供

初审:恭学禹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