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观教育和学风建设。加强学生学习观教育,引导学生在树立远大理想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2、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经常性地开展谈心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
3、了解和掌握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化解矛盾冲突,维护好校园安全和稳定。
4、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为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5、组织、协调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工作骨干共同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学生中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6、做好学生骨干培养工作,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7、国家奖助学金评定工作。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充分发挥奖学金、助学金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8、学生行为管理。引导学生遵守法律法规和校规校纪,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营造学生宿舍和生活园区良好的文明卫生环境,协助学校相关部门做好违纪学生的处理工作和申诉工作,及时开展学生权益维护工作。
9、帮困助学工作。协助学校做好学生贫困生认定工作,掌握特殊群体(经济困难、身心疾患等)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思想动态,为每位特殊群体学生建立档案,做好助学金的分配工作,指导学生申请学生贷款、开展勤工助学,在做好经济资助的同时,开展成才扶助工作,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的精神,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10、突发事件处理。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预防各类突发事件,熟悉学校应对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置预案,参与处理有关突发事件,维护校园安全和稳定。
11、指导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和小型社会科学研究;积极参与学生学习预警工作,与导师沟通,帮助学习困难学生界定学习问题、建立解决策略、改善学习状况。
12、管理和使用好学院的学生经费,严格按照学校的报账制度完成经费的使用与报销。
13、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班级、深入宿舍,了解每一位同学的信息,关心学生的实际问题,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树立个人理想、社会理想和政治理想,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
14、主题教育的策划和组织工作。围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等方面的任务要求,把握教育契机,策划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
15、学生骨干队伍的指导和培养。做好学生党员和班级学生干部队伍的培养工作,充分发挥学生骨干的作用,指导学生组织积极向上的学生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定期召开学生骨干队伍的会议,进行工作指导和专题培训。
16、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配合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做好学生的个体咨询和团体辅导。